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通常情况下的解决办法包括下列各项: 1.事故损害赔偿有三种方式:双方自行协商、交警调解、法院裁定。 2.轻微事故可双...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要考虑这些因素: 1、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 3、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的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交强险是中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其保费是实行全国统一收费标准的,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但是不同的汽车型号的交强险价格也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汽车座位数”。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采取必要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减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比例按以下规定执行:1、非机动车、行人对事故负全部责任的,减少80%一90%损害赔偿责任;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一70%损害赔偿责任;3、非机动车和行人对事故承担同等责任的,减少40%一50%损害赔偿责任;4、非机动车和行人对事故承担次要责任的,减少20%一30%损害赔偿责任。三、交通事故损失由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故意造成,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责任按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事故责任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从目前各国规定的发展趋势看,有些国家已从过去采用的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发展到严格责任原则,即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责任,以体现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9人已浏览
268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