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身份信息被违法犯罪人员知道后,也不用怕,只要注意不要上当受骗就可以了。相关法律规定:《公安部关于对居民身份证丢失补领有关问题综合答复意见》公...
受害者放弃维权属于弃权,不属于越轨。在当今的中国,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公民受骗的案例多得不胜枚举。报案者除了报案时的笔录还在公安部门保存以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没有参与诈骗行为,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刑法》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由公安机关通知受害人。但是这不是法定程序,因此公安机关可以不用通知受害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是刑事犯罪,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地方返还诈骗的财物。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35人已浏览
2,459人已浏览
1,117人已浏览
1,3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