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上诉状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上诉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下来,双方都上诉,法院可以依职权确定其中一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因为民事案件不可能双方当事人都是上诉人,必须有一方是被上诉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上诉请求。首先要综合叙述案情全貌,接着写明原审裁判结果。其次指明是对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最后写明具体诉讼请求,是要撤销原判、全部改变原判还是部分变更原判。 2、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原审裁判而言,而不是针对对方当事人。针对原审判决、裁定论证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 (1)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2)原审确定性质不当; (3)适用实体法不当; (4)违反了法定程序。
从我国《刑法》对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规定看,《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从特殊主体修改为一般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罪对于主体上的要求就完全消失了。事实上,要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其主体必须是从事某项"业务"的人,主体特征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刑法修正案(六)》中"在生产,作业中"的界定性表述,正是对主体身份的明确要求。从刑法的意义上讲,"在生产,作业中"本身就是指从事一种"业务"过程中,这种"业务"一般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必须是基于社会生活上的地位的事务。即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的日常行动;第二,必须具有反复性,持续性。而这种反复性和持续性是指性质上的反复,而不是单纯的行为人行为上的反复;第三,必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即存在对人的生命,身体造成侵害的危险。作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的生产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危害生产安全,同样表现为能够使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的损害,其特点是这些损害发生在生产过程中。据此,笔者认为,重大责任事故罪应当是一种身份犯,但此处的身份并不仅限于合法取得之身份,其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在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中违反有关安全规定造成的损害之后果的。
刑事诉讼上诉主体包括: 1、被告、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同意。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0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75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