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孩子名下的房产离婚时是不可以要求分割的。因为子女房产属于其个人房产,而夫妻离婚时,仅能就双方个人财产、共同财产进行处分,对于子女的财产时无权...
父母将所购房屋无偿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实际上是父母对子女的财产赠与,且不动产经过办理登记即为实际交付履行,赠与关系成立。所以,以未成年人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孩子名下的财产属于孩子的,父母不能分割,财产登记在孩子的名下,其所有权是属于孩子,而不是离婚的父母。 离婚的夫妻属于非物权人,只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离婚后,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继续以孩子法定监护人的身份替其管理名下的财产,直至其成年。 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只能处分对孩子权益有利的行为。
在有条件的家庭中,父母可能会为尚未成年的孩子购置房产,并登记在孩子的名下。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夫妻间因为感情不和闹离婚、分财产,那么登记在孩子名下的房产是否能进行分割?这将关系到三方的利益。首先,父母将房产登记在孩子名下,成立赠与合同,房子所有权归孩子所有。父母将房产登记在孩子名下,根据生活经验不难看出,父母具有将房子赠与孩子的意思,从夫妻双方一致同意和代为申请登记的默示的积极行为中,同样可以推断出行为人具有代为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因此,虽然父母并没有与孩子签订赠与合同,但是从父母所从事的民事行为来看,应当认定成立赠与合同关系。一般来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能生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因此,父母赠与孩子房产,属于纯获利益,无需追认,即可生效。无行为能力人也不能单独为民事活动,应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父母既是赠与人,又是受赠人的代理人,这涉及到法定代理人“自己代理”的效力问题,在此情况下,若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显然不利于维护无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其次,在离婚时侯,父母无权分割孩子名下房产。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依法登记的房屋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由此可见,以未成年人名义购房且房产证上的名字是未成年人的,产权人只能是该未成年人。父母作为监护人只能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才可以处置房产。如果父母想把房子变更在自己名下,等于是要把房子回赠给自己。这是在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因而是不可以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不损害孩子利益的前提下,可以代为管理,但不能随意处置。最后,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赠与孩子财产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夫妻离婚,是不能分割孩子的名下的房产的。所以,夫妻在赠与、登记时,应该充分做好考虑。
房产在孩子名下离婚时不能进行分割,父母在办理产权登记时将产权人登记为子女,应视为父母对子女的赠与,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赠与行为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