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修正)第347条的规定,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制造的行为。制造毒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观方面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认为自己可以避免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发生。二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在正常思维逻辑下能够发现或预见损害后果因为自己的疏忽和粗心大意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通过一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2014年4月25日9时许,被告人张某驾驶一辆黑色越野车到某小区办事。事后张某驾车准备离开,就在倒车时,由于未能履行应有的注意义务,将车后行人周某撞倒、碾轧,造成周某当场死亡。经审理,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因过失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事发后,张某委托他人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自首,依法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张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决。综上所述,过失犯罪没有主观危险。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是任何犯罪都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如果仅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没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2)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其中犯罪目的是目的犯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缺少犯罪目的的不构成目的犯,而对于非目的犯来讲,犯罪目的是定罪量刑时39所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犯罪动机一般是量刑中的酌定情节,不影响定罪,但是在少数犯罪中,犯罪动机也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 (3)认识错误。包括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和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两种。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是指假冒军人身份,进行炫耀、蒙骗,但不以骗取财物为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7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