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诉讼过程中进行调解,有利于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指导工作,妥善、慎重地处理离婚案件。而且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一般愿意执行,这...
离婚纠纷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庭前调解: 1、双方申请调解或者人民法院主动适用调解; 二、调解委员会根据双方的情况,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规定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第九十五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第九十六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该案例中法院要求当事人撤诉的做法明显不妥,当事人有权利拒绝。因为,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同时,该案例中的被告拒绝出庭,不是法院应该劝说原告撤诉的理由。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4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诉讼离婚的,需要经过庭前调解,具体的调解结果可能出现下列情况:第一,调解后双方当事人和好,原告撤诉,诉讼结束; 第二,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人民法院按协议制作离婚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自此解除; 第三,调解无效,应立即进入下一诉讼程序。因此在调解是如果设计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的,应当尽量调解,调解不成的,进入审判程序由法院进行依法判决,确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5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