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主体不一样:前者主体是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后者是全体家庭成员。2、财产来源不同:前者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后者全体家庭成员的...
夫妻离婚时,如除夫妻外还有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要注意将夫妻共同财产与家庭财产区分。在共同生活中,所有的家中财产被视为家庭财产共同使用。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主体不一样:前者主体是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后者是全体家庭成员。2、财产来源不同:前者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后者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劳动所得和各自劳动所得的财产。其实如果两个人结婚以后,跟其他的家庭成员并不居住在一起,那家庭财产就是夫妻两个人的收入和孩子名下的财产,包括家里面的这些不动产等也都属于家庭财产。
1、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如工资、承包收益及从事多种经营的收益等。 2、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遗赠、赠与和其他合法途径(如股息、利息、红利、专利权所得、稿费等)所得的财产。 3、婚前个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财产,如果结婚多年(审判实践中一般掌握10年以上),由双方长期共同使用、经营、管理、修缮的,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离婚时,如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长,可视为共同财产。 5、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无法查清的,应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夫妻双方对某项财产的归属有争执,主张权利的一方未提出确凿证据的,一般按共同财产处理。 6、结婚登记时,一方或双方父母赠与双方的现金或为双方购置的家具用品以及亲友送给双方的结婚礼物,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7、婚后购置的贵重首饰,价值很大的图书资料,以及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生活、生产资料,虽属个人专用,也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1、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什么是家庭财产? 《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家庭共有财产是指在家庭中,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 2、家庭共有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有什么联系? 家庭共有财产的核心规则是夫妻共同财产制度。 3、怎么区分家庭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一切收入,包括: (1)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稿酬、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等。 (2)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受赠或受遗赠所得财产。 (3)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 在确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时,也要注意下述问题: 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的范围。 复员、转业军人的医疗费归本人所有。如果结婚多年,夫妻共同生活较长的,可按共同财产对待。对夫妻婚前财产或婚后财产无法确认的,视为共同财产。 应将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加以区别。 一般而言,家庭财产主要包括下述三种: (1)夫妻双方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 (2)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其中包括双方或一方劳动所得财产,双方或一方所得遗产或受赠的财产。 (3)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其所有权属于子女,但父母有平等的管理权)。 (4)还包括父母、祖父母以至兄弟姐妹的财产。 4、夫妻以一方名义存款是否为家庭共有财产? (1)家庭共有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之比较。家庭共有财产的主体是指整个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对家庭共有财产的形成均做出了贡献,家庭共有财产的主体不单指只有夫、妻与未成年子女,而是特指那些父母、儿子、儿媳等共同生活的在一起的家庭,各个家庭成员对家庭财产的形成都做出贡献,该贡献不只是工资,还可以是在家劳作。而只有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其家庭共有财产称为夫妻共同财产,未成年子女不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判断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判断一项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标准,主要是看该财产的来源及取得的时间,而不是看它是在谁的名下,或以哪一方的名义登记的。以夫妻一方名义存储的存款究竟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看这笔存款的来源和它取得的时间。如果一笔存款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不论该存款是以夫妻中哪一方的名义存入金融机构,均可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首先是存款的来源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也就是在夫妻双方办理完结婚结婚登记手续后至一方死亡或办理完离婚手续或法院的离婚判决生效的期间内取得的。 其次是存款的来源是夫妻一方的工资、资金,生产、经营收益,转让知识产权的收益,或者是一方继承、受赠的未确定只能归该方所有的财产。如果这笔存款不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或其来源不符合上述法律的有关规定,那就应当按照存款单上的姓名来认定其归属。 以上就是110ask.com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共同财产一方全部花掉离婚怎么判的相关内容。综上,共同财产一方全部花掉的,另一方可以举证对方花费是用于个人所需。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110ask.com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7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