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婚姻诈骗罪的要素:1。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犯罪故意是确定婚姻诈骗罪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客观行为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欺骗受害人的...
1、身份证真伪,记住其身份证号码和名字,到公安机关查询有无此号码和人名;2、户籍真伪,记住其户籍所在地,询问当地派出所有无此人;3、结婚记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在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件 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构成诈骗罪的基本要件:(一)主体方面,行为人必须是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客体方面,诈骗必须侵犯他人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3)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有企图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4)客观方面,行为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公私财产,诈骗金额较大的,应当受到刑法处罚。刑法对诈骗罪的处罚规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处罚 l、犯本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原《刑法》第151条或者第l52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414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