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时,审判长要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等。法庭调...
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时,审判长要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等。法庭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法庭调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当事人陈述(2)通知证人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法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证书、物证和视听资料(4)宣读鉴定结论(5)宣读调查记录。2、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3、法庭记录书记者应将法庭审理的所有活动记入记录,由审判者和书记者签字。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者认为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错误的,有权申请纠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4宣判调解不成的,如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法院可以直接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开庭,不能当时就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被告需要提交答辩书,原告不需要提交的原告是自己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民事诉讼法》第125条:人民法院应在立案日起5天内将起诉书复印件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收到日起15天内提交答辩书。答辩状应注明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职场、地址、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姓名、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答辩书之日起5天内将答辩书复印件发送给原告。被告不出答辩状的,会不会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