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是在立案之日开始算起的6个月内执行完...
法院强制执行时,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可以向法院提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这种情况下,法院不会拘留,更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这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强制立案后,法官会查询被申请人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没有,立案后六个月内暂停执行。我国法律规定,无论案件经过多少级审判,强制执行都由法院管辖。人民法院立案机构应当在七日内审查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并移送执行机构;不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执行机构接受移送后,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在延期履行期间承担债务利息或延期履行金;逾期不履行的,依法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执行案件,一般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
强制执行找不到老赖的情况下,法院依法直接被执行人的财产,并经强制执行找不到老赖的,人民法院可依法采取将被执行人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执行后,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可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可随时恢复执行。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经过强制执行并且执法人员劝说后,老赖仍不履行,这时候才可以追究老赖的刑事责任,可以要求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行定罪处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8人已浏览
21,361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2,4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