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治安管理处罚责任和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
精神病人持刀杀人的处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在此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救助:对符合城市低保要求的,民政部门按流程应保尽保,按城市低保保障准则全部发放城市低保金,并视困难程度予以分类施保救助。对享受了城市低保的精神病患者,可从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肯定金额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平时购药维持治疗;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的,按城市医疗救助政策,2年可予以最高限额的住院救助。对符合乡村低保要求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乡村低保。纳入乡村低保的可按乡村低保补差准则全部进行补贴。对乡村精神病患者,乡村医前救助每年可从乡村医疗救助金中酌情解决100200元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在就近卫生院或卫生室购药维持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入院治疗的,通过乡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后再予以二次救助。 二、贫困精神病患者就医的优惠政策对2008年参加乡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医院治疗精神病年门诊花费超出1000元的,新合办继续执行2年定额补贴200元的政策。对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者,新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具体事宜可到你所在乡镇民政办询问。发达地区能够再次基础上提高补贴准则。
对于精神病人故意伤人的处理,需要具体分析: (1)精神病人应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行为时是否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来确定,也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是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 (3)对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
于杀人,正当防卫无罪。此外很多罪名也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如果发生被虐待的监管人员死亡的情形。并不能简单的说杀人判什么刑罚,则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一罪定罪处罚,要根据被告的具体犯罪构成进行分析,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主体,故意杀人未遂15到20年以上。故意杀人的刑罚要大于过失杀人,应当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确定其相应的罪名:凡年满14周岁的,因此精神病患者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这里所说的精神病除间歇性精神病在正常情况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要对杀人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只是刑罚的轻重不同,不是故意杀人致死的10到15年,例如虐待被监管人员罪,故意杀人致死死刑,按照罪责刑一致原则进行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3人已浏览
665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4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