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刑法》规定:【侮辱、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2)不构成犯罪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拘留、罚款等处罚。
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我国刑法没有关于造谣的规定,但根据造谣的具体情况,分为第246条诽谤罪和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信息网络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实际点击和浏览同一诽谤信息超过5000次,或者转发超过500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以构成诽谤罪。若行为人不知道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网上发布转发,即对受害人名誉造成一定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网络谣言一般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罚。造谣严重侵犯人权时,可参照刑法侵犯人身权利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