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定的内容的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和执行。执行的依据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民事判决书是由人民法院行使国家赋予的审判权、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执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一经生效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其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目前来说,如果是法院已经判决,同时该判决已经生效的话,那你们的协议就如判决书认定的,是无效的了。但是如果你认为协议有效,且判决还未生效,同时你要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那你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比如上诉或申诉。 当然,不知判决书具体是如何认定的,我也很难具体说明是否有效,是否应适用你提供的那些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人申请撤回执行申请,是申请人在执行程序中自愿处分自己民事程序权利引起执行案件程序终止的法律行为,其有权再次对未实现的权利申请执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由此来看,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只是引起了时效的中断,其再次申请执行仍需在2年的诉讼期间内,而并非所谓的不再计算诉讼时效。 撤回申请是当事人的权利与自由,但是撤回申请也必须经由法院的严格审查,具体来说,法院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撤回必须由申请人提出; 2、撤回申请必须是申请人自愿; 3、撤回申请必须合法。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回申请必须在案件执行完毕前提出 5、撤回申请必须由法院作出是否准予撤回的裁定。 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执行程序中的撤回申请,但从申请人民事处分权角度来看,申请执行的权利属于当事人的私权,在不损害国家、公共利益的基础上,申请人如何处置自己的权利,法院不应作出过多的干涉。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我们也应严格区分“撤回”与“撤销”,撤回的不能撤销,撤销的更不可撤回,各行其道,才能合乎法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1人已浏览
432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3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