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
1、要看具体情形。司法局无正当理由不能拒绝接受。 2、司法局一般以罪犯不在本地居住为由相互推诿,这时候就要检察院出面了,法院也会帮忙协调,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会被收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违反本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报请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如果本法第七十七条没有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予执行,并公开宣告。缓刑不能离开原判刑罚独立存在,所以缓刑结束时间是考验期结束时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前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决定执行的刑罚将被监禁执行实刑。
看取决于具体的情况。缓刑是否取决于具体情况、被告的认罪和悔改。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宣判,不得超过三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宣判,不得超过三个月。可以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6人已浏览
483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