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义务和纪律明确规定, 第二十条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三)...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络,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所涉及的罪名主要是: (1)贪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控告人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救济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另一种是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立案监督。《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应当通知控告人不立案的理由。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第一百一十一条又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能立案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警察怠于履行法定职责的,建议向督察或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线索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及时答复投诉人或者行政执法机关; (二)不属于被投诉的公安机关管辖的,应当将有管辖权的机关告知投诉人或者行政执法机关,并建议向该机关控告或者移送; (三)公安机关尚未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被投诉的公安机关管辖,且公安机关已作出不立案决定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不立案理由。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超过期限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天;案件重大复杂的,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天。为了查明案件进行鉴定的期限,不计入治安案件的期限。这里的鉴定期限是指公安机关从提交鉴定之日起至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公安机关的期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4,751人已浏览
3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