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典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 根...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分子在侵权过程中为保护自己而实施的行为称为自卫行为。在实践中,一些受害者的自卫行为可能导致犯罪分子受伤或死亡,可能构成自卫杀人罪,也称为防卫过当。自卫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权人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涉嫌情节不同,所触犯的罪名和判处的刑罚也不同,建议具体分析实际情况。
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在判决的时候首先应当根据具体的案情来分析,看情节是否严重,造成的影响和社会损失是否严重,并依据第二百三十二条进行定罪,在量刑的时候,有自首的情况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结合案情来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一般情形下故意杀人的,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点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嫁祸他人、杀人强奸、侮辱尸体、毁尸灭迹甚至是放火烧楼等恶劣情节或者杀人众多等严重情节,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较轻的情形: 1、正当防卫,遇到不法侵害而采取防卫措施但力度过大造成防卫过当,致人死亡。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对方的行为引起社会公愤无法忍受,为了维护社会正义而杀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被害人生无可恋,又对自己下不了手,请求他人杀自己。 5、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迫于社会现实,无奈之下只能溺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0人已浏览
766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