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则依据法律和合同负有实施一定...
(1)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2)遵守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3)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仓储合同的订立主体是保管人、合同存货人。在仓储合同中,为存货人保管货物的一方只能是仓库营业人。主体是否合格是确认仓储合同是否合格有效的首要条件,主体不合格很可能导致仓储合同的全部无效。
合同订立的过程: 1、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 2、拟定书面合同; 3、经当事人审核无异议的,双方均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即成立。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1)集体协商。工会或职工代表同企业或事业组织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集体协商前,工会或职工代表、企业或事业组织应向本单位全体职工宣传有关集体合同的法律、法规,说明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要求和程序,双方各自产生集体协商代表,双方各自起草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协商时,双方代表就双方起草的集体合同草案进行协商,形成为双方共同起草的集体合同草案后提交企业或事业组织的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果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夭。具体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2)双方签字。集体协商双方就集体合同草案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经本单位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在集体合同文本上签字,集体合同即告成立。(3)报送审查。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在7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将集体合同一式三份及说明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行政部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①合同双方的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②集体协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③集体合同中的各项具体劳动标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书后15日内将《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签订集体合同双方在收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意见书后,对其中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条款应进行修改,并于15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重新审查。(4)公布。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的集体和同,双方应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各自代表的全体成员公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0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6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