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判拘役和判缓刑,后者比较轻,实际上两者的法律性质是不一样的,因为拘役是一种刑罚的方式,但是缓刑是刑罚的执行方式,所以从理论上来讲,缓刑的力度...
管制和缓刑比较,管制的判决轻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拘役更重,拘役是一种刑罚方式,而缓刑则是刑罚的执行方式,从逻辑上来讲,缓刑的力度是比拘役更轻的。 2、拘役是自由刑的一种,而缓刑是与判处实刑相区别的执行方式。缓刑比拘役更好。拘役也可以被缓刑,但是缓刑不一定是拘役,缓刑可以适用于有期徒刑等。 3、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构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4、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可见,拘役的上限刑期与有期徒刑的下限刑期(6个月)相衔接。这一规定较好地体现了拘役的特点,使刑罚体系更为连贯和严密。拘役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禁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缓刑除了之前被羁押时间外,不用坐牢,拘役要坐牢,但是可以抵扣羁押时间,抵扣了也剩不了多少。相对来说,拘役要轻点。
个人觉得还是判拘役好,不论是判缓刑还是拘役,都要背刑事处分的案底,人已经在看守所呆了两个多月了,等判决生效后估计至少也呆了三个月,如果判拘役3个月的话,判决结束后就不用执行了(先期的羁押期限可以抵刑期的),如果不上诉的话,判决生效后就直接释放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9人已浏览
50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5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