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包括: 1、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
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包括: 1、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是指行为主体故意破坏和扰乱正常诉讼秩序,妨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构成条件是:(1)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当事人,也可以是其他诉讼参与人,还可以是其他案外人。(2)行为人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以积极的行为妨害民事诉讼进行,也包括以消极不履行义务的方式妨害民事诉讼。(3)行为人实施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即希望或者放任妨害民事诉讼结果发生。(4)行为人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一般发生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包括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及其执行程序中。
妨碍民事诉讼是指破坏民事诉讼正常秩序,阻碍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顺利进行的言行。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有:(一)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出庭的被告,经过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3)以暴力、威胁贿赂的方式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赂、胁迫他人作伪证;(四)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5)通过隐瞒存款和其他财产等方式推迟和拒绝履行义务;(6)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包括: 1.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3.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4.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害人民法院调査取证; 5.以隐瞒存款和其他财产等方法推拖、拒绝履行义务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