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当事人因本次疫情无法到庭出庭的,各地法院都做出了一定的告知,准予延期或另行安排时间,各诉讼参与人应注意各地法院有关通告。除各地法院主动通告...
如当事人因本次疫情无法到庭出庭的,各地法院都做出了一定的告知,准予延期或另行安排时间,各诉讼参与人应注意各地法院有关通告。除各地法院主动通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当事人因感染、疑似感染或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被隔离治疗的特殊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是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无法克服的事由,属于不可抗力。因此而无法及时主张权利的,如系民事诉讼且处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可认定诉讼时效中止,当事人可在障碍消除之日起6个月内主张权利。如系行政诉讼,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如因上述情形无法及时行使上诉、举证等其他诉讼权利的,当事人可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以确诊证明和出院证明等为依据提出顺延期限的申请,人民法院将依法审查,确认是否准予延期。另外,上述10日期间为不变期间,过期不得再申请顺延。《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可以申请推迟开庭。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各级在疫情期间对开庭等活动原则上推迟,该延期审理的案件依法延期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可以申请案件延期,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批准并支持。另外,包括在内的各地法院陆续推出了线上开庭的新方式,可以关注一下当地法院官网。
不能及时起诉的,诉讼时效中止。当事人因是患者、疑似患者或者被依法隔离人员,不能及时行使民事请求权的,适用《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即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7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418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