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此,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行政案件一审的审理期限,即从受理立案开始至判决作出为止的时间,则有明确的规定,法院不得超期而不作出判决。 法...
1、行政诉讼开庭后,如果法院是组成合议庭来审理一审案件的,则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判决; 2、如果法院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的,则会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行法律没有规定开庭审理后作出判决的具体时间,只对审理期限作出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1、法律没有规定受理案件后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内开庭,但是法律规定了民事案件的审结时间。简易程序是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是6个月,只要在这个时限内审结即可。 2、离婚案件不涉及财产分割问题,诉讼费是50-300元。如果涉及财产分割,则要按财产比例额外收取诉讼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非财产案件标准: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从开庭到判决多长时间没有法律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从立案起,按简易程序审理三个月内判决,按普通程序六个月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477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