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对故意杀人罪有规定(如下):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
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非故意杀人的判决取决于被指控的具体罪名、行为和结果。如果不造成死亡或伤害,则不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量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行为一旦既遂,剥夺的就是他人的生命权,并且这还属于非法剥夺的情况,因此法律将这样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正当防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是防卫过当就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了。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相关法条: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