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盗窃罪与抢劫罪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看似比较简单,但在司法实践中会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定性难点,就是盗窃罪...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267条的规定,抢夺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以上两罪主要由以下两个区别: 1.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盗窃罪的隐蔽性,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抢夺罪的公然性是指行为人不计较行为时其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盗窃罪的隐蔽性与抢夺罪的公然性所针对的对象应该是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如在公共场所扒窃,虽然周围的人很可能看到行为人的盗窃行为,但只要未被财物所有人发现,行为人构成的就是盗窃罪。相反,如果行为人尾随被害人到一条无人的小巷,当着被害人的面夺取了财物就逃,行为人构成的是抢夺罪。 2.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行为必须是贯穿整个窃取财物的全过程,如果行为人先是秘密窃取,但是在还没有既遂之前,即实际控制财物之前,已经被受害人发觉,犯罪嫌疑人进而将窃取行为转化为公然抢夺的行为,则应认定为抢夺罪。如果此时又使用暴力,则又转化为抢劫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两者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抢劫罪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属于公然的行为。而盗窃罪是秘密窃取。两者的区别如下:1、客体要件: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而盗窃罪侵犯的客体只有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要件:抢劫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盗窃罪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抢劫罪的主体为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盗窃罪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主观要件:抢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而盗窃罪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窃和抢劫都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根本区别在于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以及是否使用暴力、是否采用秘密手段。《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规定: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