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网上遇到网络诈骗时,您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您可以向网络违法犯罪举报中心举报诈骗行为,或者直接拨打110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诈骗数...
一般无论被骗金额多少,首先保留被骗证据。如: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或汇款记录等。 2/6 若个人被骗金额超过2021元及以上,建议立即打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以合同为依据管理工程索赔,做到有理有据;分清责任、严格审核费用、加强主动控制、减少工程索赔;注意进行时效检查,调解、仲裁、诉讼不得违背时限方面的要求;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行使裁决或判决。
根据《刑法》第151条和第152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 -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 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2. 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3.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4.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5. 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6. 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7.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8. 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9.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51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1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在遭受诈骗后,请立即致电110报警。无论被骗财产能否成功挽回,我们都应该毫不犹豫地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受害者应全力配合警方,提供尽可能多的与案件相关的详细信息甚至线索,协助警方进行有效的侦查破案工作,有利于尽早追回被骗取的财物。当警察成功侦破案件并将涉嫌诈骗的罪犯抓捕归案时,依据法律规定,涉案赃款将如数退还给受害者。如果赃款已被罪犯挥霍一空,受害者可以依法请求罪犯进行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如果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的数额标准,并且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如果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且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5人已浏览
48人已浏览
24人已浏览
3,3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