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债权转让主要有以下生效条件: 1、转让的债权是合法有效的债权; 2、转让的债权不属于不得转让的范围 3、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需达成有效的债权转...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转让的条件是: (一)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转让主要有以下生效条件: 1、转让的债权是合法有效的债权; 2、转让的债权不属于不得转让的范围 3、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需达成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 4、需通知债务人,否则不对债务人产生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1、债权转让的限制规定,是指根据债权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不能进行转让。 2、而债权转让的生效规定,是指如果存在有效的、可以进行转让的债权; 3、债权人通知了债务人,并依法与受让人达成了转让协议的,转让行为生效。
1、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限制性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受让人、国家、集体利益受损。在司法实践中,有人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转让债权。比如,某甲单位与某乙单位之间违反国家金融法规规定,达成了企业之间的借贷协议,某甲单位借给某乙单位资金20万元,借期2年,收取高额年息20%。某甲在已经收取了一年的利息后,某乙逾期未偿付借款本金和其他利息。某甲如果此时诉至法院,要求某乙偿还本息,法院虽然会支持乙之请求,但也会对某甲已经收取的利息和对某乙约定取得的利息予以追缴。某甲如果将这笔债权转让给丙,某丙可以受让人的身份起诉,要求某乙偿还转让后的债权。这样转换后,案件由原来的应处罚的企业之间拆借资金纠纷摇身变为合法的债权追偿纠纷。法院不能再对某丙给予处罚,这将极大地损害国家金融秩序。因此债权转让的前提必须是合法的债权,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转让无效。由于转让无效致使受让人受损的,转让人应予以赔偿。以上就是债权转让生效条件的回答采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701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