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突出重点、盯住基层。与其他领域相比,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多发生在乡镇站所和农村基层组织。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村“两委”人员利用财经制度不健全、资金...
查办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检察机关作为反腐败职能部门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检察机关始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专项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扶贫开发职务犯罪案件多发生在基层,涉案人员多为基层“小官”,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等“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等村组干部,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和部分县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二是贪污侵吞类型的犯罪最为常见和突出,2016年1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在涉农和扶贫领域查办贪污犯罪8888人,占该领域职务犯罪涉案总人数的65.7%。三是案件涉案金额不大,但都是关乎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如危房改造补助金、扶贫救助资金、低保金等,被贪污、侵占、挪用后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四是案件多发生在扶贫资金的最后分配发放环节,涉案人员多采取弄虚作假或隐瞒政策的方式,冒领侵吞扶贫资金。有的利用手中审批、分配发放扶贫资金的权力,借机向有关项目单位或个人索贿、受贿。
如何才能预防环保领域职务犯罪: 1、项目管理。要推进科学的审批管理机制建设,制定责任追究制度,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2、排污许可证管理。要结合总量减排、项目审批等加强对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 【法律依据】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案件质量。从书证入手,查清犯罪事实,在初查阶段大量查阅和收集会计资料、银行账单、项目合同、验收材料及犯罪嫌疑人背景资料等书证,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生活习性,制定周详的侦查方案,把握正确的侦查方向;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从审讯着力,固定犯罪证据,重视资源整合,增强侦查谋略运用能力,把握好审讯技巧和力度,通过政策攻心、趋利避害,给犯罪嫌疑人做好心理疏导,使其自愿、积极地配合侦查工作;快侦快捕,防止隐匿、伪造证据,一方面迅速对初查信息指向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避免犯罪嫌疑人隐匿和伪造证据,增加突审的难度,另一方面培养办案干警的保密意识,案件线索由专人保管。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291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