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的解答是: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
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肇事人逃离现场马上报警,但肇事车辆留在现场,一般不认定为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后,不管多长时间再去投案,都算作是自首即使已经上网追逃,但只要没被抓获,都属于自首(什么样的案件都是这样的)但很多情况下的自首,处罚上也是不同的例如:案发前的自首和追逃中的自首,在处罚上就会有很大不同;例如:同样的罪名在刑法中规定是1-3年案发前自首的可能被判1年,追逃中自首的可能就要被判2年(没有自首或其它从轻、减轻、加重情节的,就要被判3年哈)肇事者先逃逸,再回来投案,可以认定为自首,但逃逸情节没有改变
一,逃逸,一般会事故的全部责任。 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二,会罚款、拘留。 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另外,自首会考虑从轻处罚的。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那些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法律规定了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有人员伤亡的,要先行处理。然后保护好现场报警,等待交警到达现场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发生事故后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交通肇事逃逸,不仅使伤者失去了最好的抢救时机,还加大了警方处理案件的难度。逃逸,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对于那些受伤的人员弃之不顾,不仅不能降低对于他们的伤害甚至还会使他们受到二次伤害。危害是极大的。逃跑一经完成即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与回不回来无关。只能说行为人再次返回后,认定其是有认罪悔过的表现,主动投案的会认定为自首,如果积极地配合交警的调查,积极的对于受害人进行赔偿,在量刑方面是会予以考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4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5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