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报案条件一般为失踪满24小时。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失踪人员存在人身安全危险,或者失踪人员属于8岁以下儿童,或者患有精神疾病和智障,可以随时向...
失踪人口的报告一般以24小时为限,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的人身安全是否有危险,或者对方可能受到侵害。然后你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不受时间限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落不明的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下落不明的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2、证人证明下落不明的人受到侵害3、人与汽车一起下落不明或携带大量财产下落不明的4、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下落不明超过48小时的5、下落不明的人在下落不明之前与他人发生重大矛盾纠纷的6、下落不明的原因不明,下落不明的时间超过3个月的7、其他被怀疑被侵害的情况下。
人口失踪报警,公安机关根据报警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是有被害帮架拐卖等可疑情况的就可以立案侦察 假如是正常的失踪没有其它被害嫌疑时就不给予立案。 请参考立案的标准: 《刑诉法》规定了立案的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称为事实条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称为法律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根据这一规定,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包括立案决定和不立案决定两种形式。
失去联系24小时,可以报案。据介绍,公安部就寻找失踪人口工作方法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中要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规定》中对“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1)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6)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7)其他疑似被侵害的。 《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下调至十二周岁。原《刑法》第十七条中增加一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