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考虑以下情节: 1、过当程度过当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影响到防卫过当的...
防卫过当怎么定罪: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它只是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没有专门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和具体适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罪名,只是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什么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刑法也没有专门规定防卫过当罪名和具体适用的法定刑。在实践中,一般根据防卫人的主观犯罪形式和客观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违反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按照犯罪规定定罪。防卫人过失造成非法侵害重伤或者死亡的,分别定为过失重伤或者过失致人死亡。如果防卫人基于间接故意造成非法侵害人的伤害者死亡,则分别定为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防卫过当,只考虑作人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
对于防卫过当,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缓急、参加人数等,又要分析防卫的地点、手段、后果及主体的体力和心理态度。经过对比分析,如果认定防卫强度和不法侵害强度基本相当,那正当防卫不过当,而如果防卫强度明显大于不法侵害强度,这种强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即是悬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这就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法益性质,决定着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防卫的强度和时间上的缓急。而对于一般轻微的法益遭到的不法侵害,即使防卫行为不能保护,也不能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伤亡。不法侵害已经着手,形成了侵害的紧迫性,但侵害强度尚未发挥出来,因此无法以侵害强度为标准,只能以侵害的紧迫性为标准,确定是否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防卫过当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当综合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针对行为人防卫过当的行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具体怎么量刑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能是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必须注意的是,并非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构成防卫过当,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防卫过当。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进行的防卫,不会构成防卫过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3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