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是犯罪所得且为了掩饰、隐瞒,涉嫌构成犯罪。如果不是犯罪所得,不受限制。一、《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
洗钱罪必须有法定的上游犯罪才能构成洗钱罪,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则没有上游犯罪的要求。洗钱罪是特别条款,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必须有主观上的“明知”。对赃物并不知情,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这一条是处理善意占有赃物的一般原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若干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办案中已经查明犯罪分子卖掉的赃物,应当予以追缴,对买主确实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应将赃物无偿追回,予以没收或退还原失主;对买主确实不知道是赃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应当由罪犯按价将原物赎回,退还原主或者按价赔偿损失”。
1、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2、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单位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
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将罪名由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 由于您不是明知您朋友的手机系抢来所得,也就是不知道是属于犯罪所得,同时,您也没有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因此,您不构成犯罪。但由于实践中常常会扩大打击面,您有可能会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甚至违背您的真实意思做出不真实的供述,这就对您非常不利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0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