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有遗嘱就按照遗嘱继承;2、没有遗嘱就法定继承,先拿继承人的遗产清偿合法债务;3、如果继承人继承了遗产不够的部分继承人代为清偿,如果没有人...
继承了遗产的继承人,那么相应的也继承了被继承人的债务,因此继承人是应当偿还债务。但法律规定了继承人偿还债务的限度以其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当首先用遗产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其次优先清偿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各种债务。但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另外,如果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然后再按《继承法》第33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80条的规定清偿债务。另外,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承担的债务不负偿还责任。通过上文总结的“
根据我国法律,债务在遗产继承的范围内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来偿还; 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可以负责偿还,不给如果继承人自愿偿还债务的也可以。
1.限定继承原则 所谓限定继承,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债务的清偿只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不负清偿责任。 我国继承法第33条第1款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受限定继承原则的限制。继承人对遗产债务均负有限责任,任何人都不能强迫继承人偿还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遗产债务。即使共同继承人中的某个继承人愿承担无限责任,亦不对其他继承人发生效力。 2.保留必留份原则 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人应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是贯彻养老育幼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在清偿遗产债务时,也应当坚持这一原则。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1条指出,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然后再按继承法第33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80条的规定清偿债务。因此,在清偿遗产债务时,即使遗产的实际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也应当为需要特殊照顾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适当的遗产,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3.清偿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原则 遗赠是遗嘱人利用遗嘱的方式将其财产于其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行为。为防止遗赠人通过遗赠逃避对其债权人的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债务的顺序上,清偿债务优先于遗赠。只有在清偿债务之后,还有剩余遗产时,遗赠才能得到执行。如果遗产已不足清偿债务,则遗赠就不能执行。 4.连带责任原则 共同继承遗产时,各共同继承人对遗产债务应当负何种责任,我国继承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因继承共同继承的遗产属共同共有,所以,共同继承人对遗产债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按照连带责任原则,被继承人的债权人有权向共同继承人全体或者共同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请求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全部遗产债务,任何继承人不得拒绝。同时,在遗产分割后,各共同继承人仍然要对被继承人债权人负连带责任。当共同继承人全体或共同继承人中的一个或数人清偿了全部遗产债务时,在共同继承人内部,就应当按照和各自遗产份额的比例分担遗产债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0人已浏览
381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