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意见】 不会有案底,受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的,相关的案卷、信息肯定会留存在公安机关,但这种信息,只要不是涉及到其它案件,其他人是调取不...
我弟弟才长春一个KTV唱歌和一个男子发生口角用***子刺伤了他原因是那名男子调戏我弟妹这件事过了一年后那名男子要5万块钱要不就报警这件事情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时效制度,只要被害人在法定的追诉期间内报案,司法机关仍然可以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拿轻伤结果的故意伤害案件为例,法定最高刑为3年。依照时效制度,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诉讼追诉时效为5年。换言之,被害人在被伤害之后的5年内,均可以报案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超出了5年,由于被害人懈怠行使自己的报案权,司法机关将不会继续追查犯罪嫌疑人的“陈年老帐”。因此,被害人在受到侵害后,应及时报案,以方便司法机关调取、收集、固定各项证据。但如果被害人案发后出于种种原因未及时报案,并不是就丧失了用刑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只要在法定的追诉期间内报案,仍然可以追究致害者的刑事责任。
涉嫌刑事犯罪,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介入,帮助会见、了解客观案件情况,以免延误最佳时机。
交通肇事者逃逸,拨打报警电话,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拨打急救电话,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自己的伤情。自己不能实施这些行为的,应尽可能的争取他人帮助。 2、保留事故现场证据。交警部门赶到后,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的勘查与检验,尽可能多的提供逃逸车辆的信息,好让交警根据线索尽快的找到逃逸车辆和逃逸司机。 3、静待案件的侦破。逃逸者往往是害怕因交通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终究得归案,逃逸更是加重其惩罚的情节之一。 4、受害人在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需一直保留,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1人已浏览
934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