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诉案件的意思就是由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这些刑事案件,而且,大多数的刑事犯罪活动都属于公诉案件,现在法律上明确的自诉案件非常的少。而且...
所谓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 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法律上诉求的意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诉求是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予以判决的请求(当事人希望法院对其请求作出与之相应的确认、给付、形成这些具体的判决);而狭义的诉求仅仅指原告向被告主张的法律上的利益。诉求在归纳上有以下三大原则: 1、当事人的诉、辩内容前后矛盾,按照从新的原则归纳诉、辩内容。如第一次开庭陈诉请求与第二次陈诉请求不一致,按照第二次开庭陈诉请求为准;起诉书和开庭陈述不一致,按照开庭陈述为准。 2、庭审结束后意见不归纳。 3、归纳从新亦从真。扩展资料在法律上诉求的相关情况在法律上,诉求是指原告获得实体法上的具体法律效果地位或具体法律效果的诉讼主张。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1、在案件审理中,当事人的诉求将作为主线贯串于诉讼始终,当事人围绕诉求举证、质证,围绕诉求就其法律依据层层辩论。2、当事人无论对于事实的分歧陈述,还是对法律关系的不同认识,归根结底,都体现在诉求上。3、法官对案件的评议、判决书的制作以及判决主文均围绕当事人的诉求展开,判决书的内容是评议内容的缩写,判决主文就是对当事人诉求的针对性回答。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解决争议,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责任,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起诉的流程是:1、递交诉讼状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8、判决宣告。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解决争议,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责任,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起诉的流程是: 1、递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2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4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