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再审时效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刑事案件的申诉最迟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申诉人超过两年提出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10条对申诉时效作了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一)可能对原审被告宣告无罪的;(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检察院要求抗诉,抗诉没有时效限制,审判机关自纠不在此限。
刑事申诉的时效规定,是申诉最迟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申诉人超过两年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1.申诉是宪法规定的权利,没有条件限制。 2.但申诉是否能得到接受,接受后能否改变,是否有实质性的意义就需要有关机关判断、决定。 3.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认为对一个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4.申诉分两种: 一是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者知道案件情况的其他公民,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依法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 二是非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因本身的合法权益问题不服行政部门的处理、处罚或纪律处分,而向该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884人已浏览
1,614人已浏览
2,5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