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屋居间合同诉讼有效期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
多久?今天小编就为您来解答,同时也为您介绍其他情况下的诉讼时效的有关内容。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案件中的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自权利人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关于民事合同协议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胜诉权的法律制度。虽然起诉法院会受理,但法院查明超过诉讼时效,会判决驳回.我国的诉讼时效,有如下四类 1、通常情况下是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特殊时效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⑵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⑶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⑷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其他还有如《担保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 3、特殊时效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4、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遇到问题不及时的采取措施寻求法律制度的保护的话,其实就是当事人主动的在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合法权利。而在必要的情况下选择起诉肯定会影响到诉讼时效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诉讼时效的限制才在某种程度上提醒当事人自己合法的权益也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