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判刑之后才能申请保外就医,如果身体确实不适合呆在看守所等地,可以申请取保候审。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
取保候审后判缓刑的几率是根据其犯罪性质决定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取保候审是在判决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与判决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2,是否需要判实刑,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3,只要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即可以取保候审。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关于取保候审实刑几率的问题,两者并没有互证关系,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是否给予缓刑,主要还是依据其刑事处罚是否为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情节是否严重、是否有悔罪表现,同时,对于多次犯案的犯罪分子也不会给予缓刑处理。公检法机关在基本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对于犯罪情节不严重、刑事处罚可能较轻、没有什么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允许其取保候审,在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要随时听候传讯并向公检法机关报道,在这段时间不对其进行关押,并不表明就是今后的审批结果。
醉驾,如果没有发生事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符合缓刑的条件,判缓刑的几率很大。 《刑法》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4人已浏览
602人已浏览
508人已浏览
5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