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
参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章证据 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1、庭前提出证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证据规定》第1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2、庭中提出证据《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四)宣读鉴定结论; (五)宣读勘验笔录。”《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刑事诉讼证据条件如下: 1.刑事诉讼必须要有证明力。 这是各种证据的共同特征和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刑事诉讼证据有效的首要条件和事实条件。这种证明力是客观性和关联性或联系性的统一。证据的客观性是证据存在的形态,证据的关联性或联系性是证据的内在本质或基本价值所在。证据不仅是客观的,存在的,可以认识的,而且还应该是与其所证明的对象有关联的、联系的,能满足某一证明需要的。 2.收集、提供证据的主体须合法。 这是证据有效的主体条件。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必须是法定主体收集提供的,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才能收集、提供证据。 3.收集、提供、审核证据的程序应合法。 4.收集、提供证据的方法须合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3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