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对蓄意杀人行为规定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
谋杀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谋杀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
我国没有故意犯杀人罪,故意犯杀人罪构成故意犯杀人罪,构成故意犯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者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生命权是公民人身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无论受害者是否实际被杀害,杀人行为都是故意犯罪的准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构成犯罪,必须立案追究。
从整个犯罪的过程来看,犯罪有预备,中止,即遂,未遂之分 所谓预备犯是指 一、为犯罪准备工具。 二、为犯罪创造条件。 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了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已经进行犯罪的准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预备犯。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你的描述,难以认定为预备犯罪,就算是认定了预备犯罪的话,一般也只会判个管制拘役什么的,而且如果再缓刑的事,也就跟没事一样 建议成人之美,倒不如离了,双方都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9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