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第一种情况下,资产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小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小于等于资产的账目初始价值。当一项资产因非资产本身的外部因素造成未来现金净...
企业不良资产是指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以及企业未处理的净资产损失和潜在损失(资金),以及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各种有问题的资产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良资产是指在会计科目中被称为坏账的债务,主要包括银行不良资产、政府不良资产、证券、保险和资金等领域的不良资产,以及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 (一)项目启动 在发现市场机会后,项目经理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形成立项方案,获得批复并得到股东同意后,项目正式启动。 (二)尽职调查 1. 访谈转出方了解管理过程、贷款出现问题的时间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催收、诉讼)、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及配合程度、计划的转让方式(协议转让、拍卖)、意向价格,以及转让的审批流程。 2. 查阅资产档案,包括逐项核对分析金融机构拟转出不良资产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信贷档案,了解贷款的发放时间、期限、用途、本金金额、利率、当前本金及利息余额;具体的担保条件、保证人及担保金额、抵质押担保及担保金额、办理登记情况;是否涉及诉讼,是否有查封资产,诉讼进展情况;以及借款人、保证人的基本资料和财务信息。 3. 现场调查抵质押物的实际状况,包括当前状态(闲置、加盖建筑物)、实际占管及使用情况、周边环境和情况、影响价值实现的因素以及估算价值。 4. 调查信息整理存档。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 对不良资产债权的有效性、担保的有效性等进行法律判别,分析主债务人、担保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分析抵押物的可变现价值,以及对是否可以信赖作为合作伙伴进行判断。 2. 对项目进行整体的经济和操作可行性分析,估算企业和项目未来可能实现的商业收益空间,并列出资金之外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以及是否有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影响项目实施和收益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3. 在判断项目经济可行、法律、政策和其他方面没有“硬伤”之后,拟订主要的工作步骤和综合重组方案,确保重组增加重组的可靠性,一般要求追加新的担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管控措施,如参与企业管理,监督项目进程和资金使用等。 4. 计算收购及追加投资的投入和预期收益,并对价格和市场变动情况下的进行压力测试和敏感性分析。 (四)谈判商定方案 以详细的分析论证为基础,以重组为主要手段,通过与债务人及相关方谈判,确定项目方案,明确交易结构、具体的工作路线图、工作步骤衔接、过程及内容。并通过相关协议,如债权转让协议、重组协议追加担保合同等予以明确。 (五)审批实施 拟定正式的收购方案,报经公司审批同意后实施。
涉政策性法院不良企业资产处置的案件在审理的时候体现了较强的政策性。对于这类特殊性质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前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包括司法政策,实际上是对相关的政策性不良债权的转让问题在涉诉的时候怎么处置,出台了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只是针对刚才说到的两大类型案件适用,其他商业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仍然适用一般的民商事法律的规定。此外在2009年之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与政策有关的不良债权的转让是通过相关规定纳入原有政策中适用的。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有规定: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拨改贷"开始,政府几乎不再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当然要有政府批准),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动资本,都是如此。所谓"国有企业",很多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 2.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以财政补贴,而是由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发生亏损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经营不善,也可以是社会负担(如国家抽走了各种本应留下的劳保基金等等),也可以是上级决策失误(有些企业根本就不该建),但只要发生了亏损,以前由财政出钱补贴的办法改成了银行追加贷款的办法,这是造成银行坏债增加的一个基本的直接原因。这也就是说,银行坏债实际上起到的是"财政补贴"的作用。搞国有企业而没有国家财政为其注资和补贴,其结果必然是国有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国有经济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在思考国有企业负债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将财政负债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将国企对银行的坏债视为"准政府债务",而将国企坏债和政府负债一起都算作"国家负债".这一分析首先可以解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大的国有经济而政府负债却特别的低(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只有8%左右);另一方面是中国银行的坏债比重特别的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