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建议办理会见,代为申请,及时了解案情进展,制定出对当事人有利的诉讼方案;根据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律师会见后对犯罪情节做出判断并及时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申请取保候审;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的话,辩护律师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阅卷,调取侦查机关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书证、物证等相关证据,做深入研究后拟定好辩护方案,开庭的时候确定好为被告做无罪、罪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的辩护,维护被告的最大权益。
一般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对的特征、情形的认定和量刑尺度的把握上存在着较大分歧或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非典型罪与典型绑架罪之间法律的界定,比如勒索型绑架罪与索债型和之间的法律界限问题;二是量刑困惑。由于对绑架罪的立法本意涵盖的内容在执行理解上有较大偏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导致两个极端,要么在十年以上量刑,要么就按免予刑罚处罚处理,中间未设过渡刑。两者量刑差距之大,导致司法裁决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绑架罪的涵义、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本质特征、罪与刑的冲突等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
首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39条是这样规定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刑法的规定可以看出,绑架罪的量刑起点是比较高的,起点刑就是5年。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关于的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是:对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另外,如果涉嫌绑架犯罪但存在犯罪中止或者犯罪未遂,以及其他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情节的,也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综上所述,绑架罪原则上不能判处缓刑,除非存在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等依法可以判处缓刑的其他量刑情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6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