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二者实施的行为方式不同: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
诈骗罪与抢劫的区别有: 1,二者实施的行为方式不同; 2,对二者惩罚的量刑度不同。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前者是抢劫罪的法律规定,该罪是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其他方法的强度属与暴力、威胁相当的情形)实施的抢劫行为,人身和社会危害性大。后者属是抢夺罪的法律规定,是属于乘人不备的抢夺行为,人身和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少。因此,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但后罪如具有暴力、威胁或者与暴力、威胁具有相当的其他方法(如麻醉)的情形可以转化为前罪。
一、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劫取公私财物的数额不限;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二、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相同点这些区别为我们区别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提供了客观标准。但由于抢劫罪与抢夺罪同属侵犯财产的犯罪,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1)在客体要件上,二者都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虽然抢劫罪使用的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往往造成被害人伤亡;抢夺罪使用的是强力夺取的方法,直接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但有时也会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暴力和强力性质不同,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暴力也是一种强力。因此,二者在客观方面,不仅行为方式有相似之处,而且危害结果也可能相同。(3)在一定条件下,抢劫罪和抢夺罪可以相互转化。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其中包括了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另外,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分子为了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往往作了几手准备,哪种手段能达到目的,就使用哪种手段。有的犯罪分子出于抢劫的故意,身带凶器,准备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到作案现场后,发现不需要实施暴力、胁迫方法,由抢而变为偷。有的犯罪分子出于盗窃的故意,在实施盗窃行为时被人发觉,遇到反抗,继而使用暴力、胁迫方法,则由暗偷转化为明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亦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诈骗罪与抢劫的区别有: 1,二者实施的行为方式不同; 2,对二者惩罚的量刑度不同。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犯抢劫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2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