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电子档案实行异地备份制度。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是集中利用电子档案的专门场所和本级人民政府的电子档案灾难备份基地。...
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名人名家、名胜古迹及各级各类文化遗产等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珍贵档案资料,及时开展接收、征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各单位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和档案目录:(一)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10年的,应当在2年内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完毕;(二)列入县(市)、区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5年的,应当在丑年内向县(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活动形成的档案,自活动结束之日起90日内向综合档案馆同时移交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北大壶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其所属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5年内向开发区管委会档案管理机构移交;(五)列入各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范围的档案,在次年6月底前向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其中,涉及科研成果、试制产品、、设备更新等技术项目的档案,在该项目完成后移交;会计档案管理按照其行业管理规定执行;(六)建设项目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的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原件;(七)其他列入专业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按照有关专业档案接收年限的规定,向专业档案馆移交。前款(一)、(二)、(四)、(五)、(六)(七)所涉及的档案电子目录和本单位制发的公文原文电子数据,应当于次年6月30日前报送综合档案馆。
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简化查阅手续,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开放。
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立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将归档的资料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并在规定期限内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禁止将应当归档的资料隐匿或者拒不归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9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