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你说的酒驾撞死人相关问题提供如下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酒驾撞死了人,承担事故的主要或者全部责任,其行为就触犯了《刑法》第133条之规...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1人,负百分七十责任,如果不赔偿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1人,或者性质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1)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2)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实施逃逸。(3)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2、必须符合《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确解释。即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个规定是明确的,不能将其与其他情形混作一谈。比如有这样的案例,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这显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须是行为人逃逸行为在前,而伤者因行为人逃逸而死亡的结果发生在后,两者之间存在这个顺序关系。如果交通事故发生时伤者当场死亡,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予以处罚。我相信大家在阅读了上述的文章之后都应该知道在我国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怎样认定的了吧,希望的编辑能够使您在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您对于这方面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您详情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们。
出现此类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首先由交警依法对事故做出责任认定。根据交警作出的责任认定,看是否涉及刑事犯罪,如没有涉及,则由车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如果涉及刑事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1.司法自行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公安、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报告、控告犯罪,或者犯罪人主动向公安司法投案的行为。 2.如果开车过程中撞了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公安就会立案侦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人已浏览
403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