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摩托车与电动车碰撞,伤者如何维权?

2024-11-25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尚未对电动助力车上路的性质进行明确规定。根据国家级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硬性要求,我们可以看出,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行车,其基本特点便是同时具有人力骑行以及电动或电助力驱动等多种行驶模式的能力。 此类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不应超过每小时20公里;整车质量也应该控制在40千克以内。一旦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最大时速超过了每小时20公里的限制,或者它的整体质量超出了40千克的限制,那么不论这款车型是否具备单独的人力驱动功能,都将被视为机动车范畴。 在实际案例中,若电动助力车与摩托车发生碰撞交通事故,对于那些超标的电动助力车来说,应当依据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相关法规来明确和处理这类状况。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就算是机动车完全没有责任,也需要承担事故10%的责任,这也就是我国法律的人道主义关怀。而如果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则是谁有错谁承担责任。所以,电动车是否属于机动车,对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至关重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申请车辆鉴定,以确定该电动车的真实属性。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责任比例。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