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诈骗罪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相关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
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了合同诈骗罪既遂应当这样量刑处罚:行为人犯合同诈骗罪的,一般会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行为人诈骗财物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是否可去争取到缓刑,看该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看是否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额:缓刑适用条件是: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诈骗罪判缓刑有哪些限制根据2021年最高法《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一百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一未退赃或退赔的二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三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第一百二十六条【重处情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9、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也就是说,要是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存在上述三种情况之一的话,那么即使符合我国对适用缓刑的规定,那么也是不能对该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这也就是诈骗罪适用缓刑的限制条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7人已浏览
501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