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本罪的客体,是军队的良好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行为。所谓招摇撞骗,是指假冒军人名义,进行...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构成本罪,行为人既要有冒充军人的行为,又要有招摇撞骗的活动。如果行为人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冒充军人,没有进行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队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假冒军人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这两种犯罪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侵害的客体不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侵犯的客体主要是武装力量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军人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满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3)犯罪的主观目的有所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本质上就是招摇撞骗罪,只不过是具体了犯罪嫌疑人冒充的对象,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冒充的人民警察的,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从重处罚,即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有需要的,还可以对其进行剥夺政治权利。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要几次之后就能判刑了,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