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被申请宣告人必须是精神病人; 2、必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3、以法定程序宣告; 4、必须由法院以判决的形式宣告。简单来说,《民法典》中的...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十周岁”和“完全不能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仍然是婚姻关系的双方。在此时,虽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监护人,并且由监护人代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离婚诉讼,但是此时当事人仍然是婚姻关系的双方,而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 2、在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害关系人或其近亲属,往往在离婚时向另一方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条件,如对方不答复所提要求或条件的,则坚决不同意离婚;或者要求让对方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予完全性的治疗,即要去待治愈后再离婚的现象;或者要求离婚不离家,扔想由对方继续进行关照,护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各项生活等,这些要求均不符合法律规定,未能按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处的精神或健康状态去分析和考虑,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主观要求主张一方的权利。因此,笔者认为,上述请求是不合法律规定,法院应不予支持。
认定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并由法院作出判决。主要原因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对成年人的权益影响重大。将成年人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既是对辨认识别能力不足的成年人的保护,也是对这些成年人自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限制,因此必须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此外,这些成年人辨认识别能力缺失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人难以认定,宜由法院综合各方面情况作出判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09人已浏览
1,632人已浏览
337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