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有所不同。 2、虐待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只是对被害人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意...
主要界限是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等方面取得家庭成员的身份,如果存在上述关系,就属于虐待罪。虐待罪(刑法第260条),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共和国刑法》第260条【虐待罪】虐待家属,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犯前前款罪,受害者受了重伤,死亡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项罪行,通知才处理,但受害者无法通知或被强制威胁无法通知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虐待罪的犯罪对象不一定必须是家庭成员。 还可以是被监护、看护的人。这就包括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 《刑法修正案 (九)》将虐待罪的主体由具有特殊的家庭关系的主体扩展至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 这些人员和机构在负责看护人员的日常起居等事项时就具有了《刑法》虐待罪中要求的“监护、看护职责”满足了虐待罪的主体构成要件,当实施相应的虐待行为,情节严重的,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