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规定,对“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买卖或者...
一、公安机关一般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仅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比例较少。 二、即便将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买假者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构成构成购买假币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规定以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总面值1000元或者币量100张为起点。 2.另外,有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5000元以下罚款,犯构成购买假币罪的违法所得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供犯罪使用的财物一律没收;伪造的货币一律收缴,上交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销毁。
在买假证用假证者当中,不乏公司白领、在校大学生和科研人员等。由于他们买假证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社会危害性较小,情节轻微,公安机关一般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仅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比例较少。即便将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买假者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往往考虑到此类犯罪系轻罪,与其他暴力型犯罪相比,社会危害程度较轻,出于社会和谐、宽严相济的目的,对相当多的买假者都没有提起公诉。在这种办案思路的影响下,确实存在对买假者不予惩处的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5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848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