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应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 2、“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
已经被抓了,那建议马上请律师会见,阅卷等,欢迎来电咨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打击犯罪的方法注重事后的惩罚和打击,刑事政策治理犯罪的方法更侧重于从道德、伦理、宗教、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考察犯罪,系统地、理性地看待、解决犯罪问题,注重的是对公众的教育和对犯罪的预防和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力求在刑法启动之前穷尽各种治理手段,把犯罪发生的几率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治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纳入到广义刑事政策的视角,依靠综合治理。在预防阶段,所有预防举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防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发生。其中民事预警、行政威慑和刑法的一般预防等手段侧重预防具有犯罪危险性和倾向性的群体犯罪,而宣传教育、行业自律和技术防控等是普遍、一般的预防手段。但所有手段须整体协同发挥作用,如在内容层面,宣传教育的可能是行业准则、行政威慑的内容;再如在效力层面,刑法的一般预防客观对一般人群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等等。犯罪一旦发生,必须对其处罚,由此进入惩罚阶段。根据犯罪行为所反映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同,采取的处罚手段不同,刑事制裁是制高点,所有对策仍是一个整体,适用上有重点,但不排除重点对策与其他对策协调发挥作用。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
该罪的立案标准为: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6、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7、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8、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9、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1 0、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534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